启乐园承诺
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让家长满意放心



01
拒绝商业化:感统训练是解决孩子问题、提升能力的唯一方法,启乐园坚持学校化运作,拒绝商业化。
02
1-3个月必见效:孩子按照老师安排的每周课时并坚持上课,我们保证1-3个月必见效。
03
结业后继续服务:孩子经过一定周期训练结业后,启乐园仍然提供家庭指导和咨询跟踪。
04
培训家长:通过家庭训练作业、平时交流、课堂观摩、家长培训会等形式,使家长成为半个训练师,可长期在家庭开展,为家庭节省开支。
两大课程
知识与能力并重
为什么选择启乐园
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让家长满意放心
- 01
最早:2005年河南省首家感统训练中心。
- 02
效果:根据孩子结业后的家长反馈显示:孩子进步率100%,家长满意度100%。
- 03
延伸:由于7-10岁的孩子大脑成熟度高,运动能力强,因此单靠感统训练不足以解决专注力学习力等问题,需辅助于专门的学能注意力训练才可。
- 04
专业: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感统训练这个核心,并不断研发更新。
- 05
经验:培养了一批批经验丰富的老师,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方法,并发布了大量的网络学习音、视频,帮助数万人。
新闻资讯
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让家长满意放心
- 感统训练
- 注意力训练
-
2025-09-23【郑州启乐园感统】感统失调的第N天,孩子这样度过......孩子出生后,除了手忙脚乱和担惊受怕,作为一名父母,其实会学到很多。比如「感统失调」,许多宝爸宝妈都听说过,或者还特意去医院问过。但上了很多课,听了很多说法,大部分家长们还是很难理解,感统失调的孩子每天都在面对着什么。今天,请各位宝爸宝妈和我一起想象,在你在小学时候的场景——唯一的不同就是,你现在是一名感统失调比较严重的孩子。而接下来,是你即将度过的一天。 1 又是很普通的一天早晨。妈妈一边做早餐,一边一趟又一趟地喊你起床。但你还是磨磨蹭蹭才起来,无精打采的样子。因为本体觉失调
-
2025-09-15【郑州启乐园感统】惊!孩子的这些“调皮迹象”可能是感统失调在作祟!“我家孩子聪明伶俐,就是总摔跤...” “上课像凳子上有钉子,专注力差到离谱” “明明不笨,学东西总比同学慢半拍”孩子总摔跤、怕生、坐不住...真的是天生调皮吗?这些看似普通“小毛病”,可能是感统失调的早期信号!75%的发育行为问题与感统失调相关,但82%的家长误认为只是性格问题!实际上,这些不是普通顽皮,而是感统失调的求救信号!世界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每3个学龄前儿童就有1个存在感统失调,小学阶段比例更高达45%! &nbs
-
2025-09-08【郑州启乐园感统】普通孩子与感统失调孩子,差距究竟在哪?原因又是什么?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我们常常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能迅速掌握系鞋带、跳绳等技能,在课堂上也能全神贯注地听讲;而有的孩子却总是状况百出,走路跌跌撞撞、上课分心走神,甚至情绪容易失控。这些看似“调皮捣蛋”或“笨手笨脚”的表现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感统失调。那么,普通孩子和感统失调的孩子究竟差距在哪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差距呢?1什么是感统失调?感统失调,全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大脑无法有效地整合来自身体各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所传递的信息,进而导
-
2025-09-26【郑州启乐园感统】宝贝专注力训练游戏题专注力究竟重要不重要?对于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宝贝们来说,如何在上课能认真能老师讲课,集中注意力,是一项考验,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一级学生来说,注意力尤其重要。那么上学前如何培养宝贝的注意力呢?* 妈妈苦恼:孩子注意力难集中,上小学学习状态差旗旗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最近旗旗妈很苦恼。宝贝自从上了小学以后,总是进入不了学习状态,旗旗妈已经被老师叫去了三次,都是因为旗旗上课后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是和同学说话,就是被教室外面的事情吸引。由于上课不能集中精神听讲,宝贝现在学习情况很不好,很多科目都跟不上老
-
2025-09-17【郑州启乐园感统】在家就能帮孩子提升专注力,只需要做这4件事!孩子本身专注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容易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但是家长并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的状况,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的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更谈不上有效管理孩子的行为,孩子和家长都感觉挫败;与此同时,亲子冲突造成孩子的情绪波动,对专注力也有影响。那么,问题来了,在家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呢?想要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做好专注力的家庭训练,有以下几个建议:建议一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拆解任务,每个小目标都有奖励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将任务分解成小步骤
-
2025-09-09【郑州启乐园感统】家有多动症孩子的家长注意!别掉入这些沟通[陷阱]=无效沟通communication沟通[陷阱]沟通是亲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否良好地沟通甚至可以影响亲子关系的好坏但对于有动症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一环节直接增加了不少难度由于多动症症状的影响有时孩子不能很好理解家长说的内容但家长误会孩子就是故意作对最后可能还是以责骂收场所以在于和多动症孩子A沟通时需要家长刻意去避免一些[陷阱]无效指令PART.01在生气他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做之前,确认你真的引起了孩子的注意了吗?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很难将注意力集中,所以他很可能在前几次没有听到或理解你说的话。一长串指令PART